近年來,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從高職院校生源結構、教育教學模式、畢業生自身素質等問題入手,分析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性對策。
《普教研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曾用刊名:教育科研通訊。
一、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分析
隨著高校持續擴大招生以來,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按照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從2001年的103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795萬,龐大的畢業生數量給就業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引起畢業生和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高職院校學生是畢業生中較為特殊的群體,由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接受的職業技能教育,學歷和專業技能在畢業生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同時由于對就職崗位缺乏認可與了解,以及高校畢業生人數和市場提供的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業、就業與創業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畢業生的供求失衡,導致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高職院校在推動就業體系方面不夠完善,也是導致應屆畢業生就業存在問題的重要因素。
二、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問題
高職院校因專業特點、生源素質、就業環境和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性,相比于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就會顯著增大。通過資料分析總結,我們不難發現,應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職院校生源結構復雜。高職院校擴大招生以后,生源結構復雜,導致高職院校的生源素質普遍不高,原有教育教學模式不再適用于學生的求知需求,學校教學模式不合理,教學方式缺乏創造性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學習缺乏興趣。在高職院校中,來自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專業學習能力、行為規范意識等方面相對高中生源較差,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專業技能不扎實,在就業崗位競爭中缺乏競爭力,僅因專業技能問題就無法滿足工作職位的要求。
2.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不完善。在大學生學習生涯中,就業指導課程應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全方位的指導,其中要求教師針對學生包括心理指導、思想指導、國家政策指導、求職技巧指導,指導大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等。各高校雖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學習時間較短,往往是在大學生畢業當年給予突擊式的教育,就業指導內容基本限于國家政策發布、招聘信息公告等,缺乏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和指導的完整體系的教育。
3.高職院校畢業生自我定位不準確。學生因學習時間多在校園里,社會實踐較少,從而不能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對自己職業崗位和薪酬期望值過高。大部分畢業生都希望自己在畢業之后能夠找到一份薪酬較高的工作,且要求找與自己專業相對應的工作,職業期待與現實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落差。畢業生在就業選擇過程中,容易忽略市場的需求,從而多次錯失就業機會,強化了就業挫敗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就業的困難程度。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堅持留在城市工作,不愿意從事基層工作,也不愿意到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工作,從而導致就業機會的地區不平衡,無法順利實現就業。
三、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應從多方面研究解決對策。在學校層面,學校應該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優勢;同時學校加強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對接,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就業多提供機會。就畢業生個人而言,學生應通過在校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強化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強化職業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試圖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對策:
1.優化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高職院校要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教學質量的提高應以準確的市場定位為基礎,合理預測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結構,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加大教育投入,針對畢業生提出注重專業學習、加強實踐鍛煉、轉變就業觀念等方面進行強化教育,以學生就業能否適應市場需求作為衡量教育教學成果、育人質量的首要考核目標。此外,還應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社團,以及各項比賽,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擴大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平臺。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一直致力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探索模式,形成企業與學校有效對接,學校為企業培養輸送專門型人才。在減少企業從社會招聘的成本與專業不對口的難題同時,針對校企合作企業,學院可實施針對性教學培養,以校企合作冠名班等多種培養方式,為企業培養專業能力強、專業對口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通過擴大校企合作平臺,給學生以工學結合方式參與實習鍛煉,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就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就業的難題。
3.學生應強化專業技能訓練、提升職業適應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專業學習的重要性,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未來面對的工作崗位多以應用型技術為主,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學校要正確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與溝通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學生本人更應提前了解未來就職目標的基本知識,積極參加社會鍛煉,對職業目標有基本了解和清晰的定位,為未來工作做好相應的準備,以增強就職崗位的適應能力。
總之,畢 業生的就業問題,是社會、學校、畢業生共同關系的問題,只要從多方面努力,創建良好的就業環境、接受良好的專業技能教育、強化自身素質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緩解就業形勢,讓畢業生順利實現理想就業的夢想。
參考文獻:
[1]倪克壘. 論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J].時代教育,2014(01).
[2]柳楠. 淺談大學生就業問題[J].企業文化旬刊,2016(1).
[3]馬延霞. 當代大學生就業困境分析[J].山東行政學院,2013(01).
[4]王忠. 淺談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13).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