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雜志介紹
大觀雜志社簡介
《大觀》原《東京文學》創刊于1948年立足中原,以“弘揚酵文化,培養本土作者”為已任,同時面向全國,博采眾家之長,成就大觀一刊。雜志注重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的統一,文風樸素,設計典雅,學院與市井氣息兼容,用堅定的理想和偷竊的態度守護著純文學的陣地、讀書人的桃源,是高質量、高品位的文學刊物。專門刊登文化、文學、藝術、教育、民俗等領域的理論研究文章。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賞,集權威性、實用性、前瞻性與專業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大觀》雜志創刊以來立足,面向全國,發表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在讀者中享有較高聲譽。文學巨匠以及前輩作家等,都在《東京文學》上留下了優美篇章;主力作家等也曾在《東京文學》上筆耕跋涉。
大觀雜志欄目設置
文學評論、小說方陣、散文天地、影視文學、歷史哲學、教育論壇、語言文化、社科縱橫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從《讀書雜志》看《論語》的若干問題 何和平
神經網絡在景區環境污染預測中的應用 鐘康云
明代甘青民族格局與民族政策 岳遠晟
佛經漢譯與《圣經》英譯相似性探究 馬曉
梵凈山佛教文化與黔東旅游發展 史泠歌
淺談柏格森主義與心理學的發展 王琴心
14世紀小乘佛教在柬埔寨被定為國教的原因研究 高家佳
《木蘭詩》中的互文修辭英譯分析 于艷蓉,Yanrong Yu
辨析《冰心散文》 鄧伯超
淺議戲劇創作中歷史劇繁盛的原因 馬曉斌
順應論與英語語言中指示語的語用移情的淺議 何穎
從和諧論看《論語》英譯本中概念隱喻翻譯 王兆君
晚清浙東名士王彥威事略 張勁松
摘 要:“微時代”的來臨,讓人們感受到了信息傳遞的便捷,但由于個人媒介素養的缺乏卻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媒介素養教育的缺乏,使得高職學生在頻繁使用媒介的過程中,無法對媒介信息加以客觀理性的理解、分析和判斷。鑒于此,本文對高職學生目前的媒介素養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媒介,高職生,媒介素養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以及對“微時代”高職生媒介使用情況和媒介素養教育情況的調查,同時結合實地的調研與訪談,筆者發現傳統媒介對高職生精神成長的影響越來越微弱,而在微時代背景下,高職生在使用微媒介的過程中享受著更為暢通的思想傳遞,并能在信息傳播、自我表達、交際玩耍的過程中追求自治與認同;然而在微媒介等新興媒介發展過程中,由于高職生自身的特征與缺陷,帶給他們的精神成長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