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包括學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博士學位論文,各個學位證書在領取之前都需要發表足夠的學位論文才能順利領取證書。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學位論文可分理論型、實驗型、描述型三類,理論型論文運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論證明、理論分析、數學推理,用這些研究方法獲得科研成果;實驗型論文運用實驗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獲得科研成果;描述型論文運用描述、比較、說明方法,對新發現的事物或現象進行研究而獲得科研成果。在學位論文的寫作中還有一些問題是需要注意的,那么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的幾個常見問題有哪些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1、注意語言表達
雖然科研論文可以說是對他人“講故事”。但與一般的故事不同之處,個人認為,主要在于邏輯性與連貫性。表達方式應以順敘為佳,不宜像詩歌、散文、小說之類的文藝作品,使用倒敘、插敘等手法。
內容詳略得當。該簡略之處就要言簡意賅,該詳盡之處就要清晰全面,不要寫成“流水賬”,也不要寫成“意識流”。結構要合理??梢园?ldquo;提出問題(立論)→分析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結論)”的總體思路來謀篇布局。摘要、正文和結論的相關內容,要前后呼應。語言通俗易懂。論文是給別人看的,不要認為自己知道的,別人就一定知道。要使用書面語言,避免使用網絡語言。語句長短合適,少用累贅的長句與跳躍的短句。遣詞要恰當得體。比如,“推測”、“推斷”與“推定”,語氣是有所不同的(在英文文獻中,常用的是suggest、indicate、maybe之類“容他性”的詞語)。注意錯別字。避免因一時的疏忽大意,而留下缺憾。比如,將“風云二號”寫成“風韻二號”,“碳酸鹽”寫成“碳酸巖”。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要分號與頓號不分,一“逗(號)”到底等。建議同學們在閑暇時,可以多看看漢語言工具書。同時,也呼吁素質教育階段,要切實重視母語——漢語的教學質量。
2、數據、術語嚴謹規范
嚴謹規范,是科研論文的主要特征之一。
數據分析,避免“張冠李戴”。對數據進行判別時,不要將屬性為A的對象,用B作為參照標準。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標準或者相關行業規范。注意有效數字的取舍。并不是小數點之后位數越多就越精確,而是要與獲得數據的方法手段結合起來。比如,利用一臺精度為5%的儀器進行觀測,數據應寫成“19”,而不是“19.2”。不能簡單地照搬儀器報出值。高于檢測上限、或低于檢測下限的數據,應該用“>檢測限”、“<檢測限”、“未檢出”或相應的英文縮寫等表示。標注要詳實。比如,采樣位置圖,應該有比例尺、方位、坐標、圖例及說明等參數。圖版中使用專業符號、代碼表示對象時,應該附注相應的文字說明。不要生造專業術語。確實需要使用新的術語時,應進行充分的說明。建議同學們多調研文獻,熟悉相關規范。
3、正確理解“創新”的含義
創新,是對前人成果的批判與修正、繼承與發展,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追求之一。
學位論文傾注了同學們的大量心血,與前人成果相比所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在一定意義上,都是一種創新。在肯定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要科學地評價前人工作。對前人的不同觀點,切忌全盤否定,宜用“值得商榷”。由于時間、精力、經費、知識背景、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位論文正如“盲人摸象”,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屬于階段性的成果。對自己的不足,切忌避實就虛,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個人所見,難免有失偏頗。可取之處,謹供參考;不當之處,歡迎批評!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的代表作,是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過程的概括與總結,是培養研究生的重要環節.它集中反映了一名研究生的基礎 理論 和專門知識的扎實性,系統性,反映了學生在本門學科中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反映了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 問題 的能力和基本實驗技能.由此來衡量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已達到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所以每個學生都應該重視起來,如果您在論文寫作上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聯系本站編輯咨詢詳細內容。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